11月1日,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西宁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副组长陈科通报近期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西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新冠肺炎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宣传舆论组副组长王光明主持。

全市疫情形势呈现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陈科介绍,截至11月1日,西宁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432例,确诊13例、无症状419例,目前已解除医学隔离观察14例,其他在院病例体征平稳。近几日,每日新增阳性人员逐步下降,虽在社会面仍有零星筛出,但主要在管控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中发现,在非管控区域基本再无新发病例,全市疫情形势呈现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先后有序恢复了湟中、湟源全域和东川、南川工业园部分区域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以快制快 落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本轮疫情流行毒株奥密克戎BA.5.2进化分支,表现出了更快的传播速度、更短的潜伏期、更强的隐匿性,并且多数感染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高,导致病例早发现、早控制的难度增加,发生隐匿性传播的风险高,疫情防控的形势更加复杂。”陈科表示,为及时发现隐匿在社会面的阳性感染者,阻止病毒传播,避免传染更多人,我市以快制快,采取了多项及时有效的措施。

措施一:在核酸检测中聚焦准度。将有限的检测资源和力量向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倾斜,抽调省市医疗机构核酸采样力量,优化“备、采、送、检、报”各个环节工作,连续开展12轮的核酸检测,不断提高检测准度和质效,精准划分中高风险区域,精确锁定风险人员,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全力保护易感人群。

措施二:在民生保障中彰显温度。竭力满足市民生活基本需求,千方百计保障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充足,组织近140家流通企业和300多辆物资直销车,“无接触”“点对点”配送不同份量和价位的“蔬菜包”。11家“黄码医院”全力满足特殊群体就医的需求,190余辆爱心车辆协同120急救热线一道确保群众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联系上、找到人、看上病。开设网络民生诉求信息求助通道,设立民生诉求服务保障工作专班,通过领导包片、干部联点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直办”“交办”“转办”等方式及时解决了“城中区南川西路200多户居民疫情期间供暖问题”“城北区恒大名都封控居民蔬菜供应问题”“大通县、湟中区多个乡镇蔬菜滞销问题”“病人跨区就医”等一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办结群众民生诉求2万余件。

措施三:在关爱特殊群体上体现热度。持续加大对困难职工、群众家庭的帮扶力度,及时足额为2.63万户、4.32万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300余万元,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4.32万名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及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下拨工会经费135万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措施四:在服务为民上突显速度。全市近1.3万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投身抗“疫”一线,动员3万余名志愿者,进“网”入“格”、下沉社区、24小时值班值守,构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与广大市民群众携手并肩、共战疫情。针对群众居家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心理情绪问题,及时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心理调适,创作文艺作品、开展书法展览、线上剧目展演等,不断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措施五:在执纪执法上亮明态度。严肃追责问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失职渎职的党员干部10人,坚持严查狠打“零容忍”。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商品价格监管力度,及时遏制价格违法苗头、势头,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8起,对散布涉疫谣言、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5人依法处置。

陈科表示,当前,正处于全市抗击疫情最吃劲的关键期,稍有懈怠,疫情就会持续传播、久拖不决,各方付出的艰苦努力就会付诸东流。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市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防疫责任没有“隔离区”,全市人民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依靠。关键之时,需下坚定之决心,立坚韧之志、打艰辛之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深刻认识到病毒的传播特性和潜在危害性,充分发扬西宁市民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坚决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实再落实,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果敢坚决,尽早、尽快迎来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责编:雪莲